重要社會課題、長期和中期目標

住友商事集團的重要社會課題、長期目標和中期目標的設定

作為永續經營的一環,目前住友商事將積極發展的6項重要社會課題為「減緩氣候變化」、「循環經濟」、「尊重人權」、「地域社會・經濟發展」、「改善生活水準」、「優質教育」,並對各個課題設定了長期目標和中期目標。在致力於實現世界永續發展的社會之中,住友商事集團運用本身的優勢,即人力資源、業務知識、全球化網路和業務聯繫,承擔對社會的責任,這些課題和目標將是今後本公司集團事業活動整體的指南。

6項重要社會課題由「永續社會」和「社會的發展和進化」這兩個主題組成。確保社會的永續發展是全世界共通的主題,亦是社會發展和本公司集團企業活動的大前提。另一方面,追求永續社會,透過向上發展和進化的社會形成新的解決方案是可以實現的,因此我們認為這兩者是彼此關聯互助的主題。此外,各課題基本上透過商業來解決,但「優質教育」是一個從社會貢獻活動和各種人力資源開發角度來解決的問題。

社會的發展與進化

  • 地域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本公司集團的事業正在全世界的國家和地域拓展。如何有助於我們事業所處地域的發展,是本公司所有事業面對的共通課題。本公司集團將致力於貢獻地域的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並完善產業和社會基礎設施。
  • 改善生活水準
    世界人口持續成長,同時許多地區出現高齡化和都市化等問題。本公司集團將致力於改善生活提供高品質服務,以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做出貢獻,並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人類的富裕生活。
  • 優質教育
    隨著地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富裕,為了實現永續發展的社會,高品質的教育將發揮重要作用。本公司集團以普及高品質教育為目標,持續積極進行包含社會貢獻活動在內的各項活動。

社會的永續性

  • 減緩氣候變化
    防止地球暖化並減緩氣候變化,是實現永續發展的社會上不可或缺的關鍵課題。本公司集團以2050年事業活動的碳中和化為目標,並挑戰實現可永續的能源循環。
  • 循環經濟
    透過可循環、再利用、再生產、省資源的產品開發、共享經濟等的循環經濟,是維持社會永續的重要因素。本公司集團致力於可循環、節能型的技術和對商品的轉換、天然資源的可持續性採購,能對實現永續性的資源循環做出貢獻。
  • 尊重人權
    尊重人權不論在任何場所或任何時候都是必須努力的普遍性課題。本公司集團推進的事業與客戶、地區居民、員工和其他許多人員息息相關,在本公司集團的全部事業和供應鏈將致力於尊重人權。

針對個別重要社會課題,例如對於減緩氣候變化2050年的碳中和化,在尊重人權方面,全部事業和供應鏈將致力於尊重人權,這些活動的目標是在2040年、50年的漫長時間內實現,須努力達成目標的姿態,或者,它決定了業務應始終實現和達成的方式。 今後,為了實現這些長期目標,我們將制定中期目標,包括更具體的計劃,以及一個KPI,以監測和評估這些目標的實現情況,促進努力,並披露進展情況。

住友商事集團的重要社會課題和長期・中期目標

重要社會課題 長期目標 中期目標
社會的永續性

減緩氣候變化

○向2050年事業活動中實現碳中和化以及實現可持續的能源循環的挑戰

  • 本公司集團的CO2排放量到2035年,削減幅度將超過50%(與2019年相比)
    • 發電業務的CO2排放量到2035年,削減幅度將超過40%(其中燃煤發電的削減幅度將超過60%)。
      2035年發電組合佔比:權益發電量:煤炭20%、天然氣50%、可再生能源30%(*1)
    • 化石能源權益業務所產生的間接CO2排放量(*2)到2035年,削減幅度將超過90%。
    • 削減上述業務之外的CO2排放量。(*3)

  • 為社會構建可持續能源循環基礎的事業
    • 開發部署氫能等無碳能源,擴大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到2030年達到5GW以上](*4),拓展新型電力和能源服務。
    • 擴大可促進電氣化和燃料轉換、改善能源效率和碳效率以及節能的業務。
    • 透過碳循環、林業業務、碳捕集和封存(CCS)、排放權交易等措施促進CO2的吸收、固定和利用。
    循環經濟
    向可循環·節能形的技術·商品的轉換
  • 促進可循環原料的使用、廢棄物的回收、以及產品利用效率的改善
    • 增加經過回收或由可再生資源製造的循環型原料等的使用量。
    • 擴大改善產品利用效率、促進延長產品壽命的(共享、二手銷售、租賃、出租等)業務規模。
    天然資源的可持續供應
  • 加強本公司集團經營的主要天然資源的可持續採購體制
    • 確定需要進行可持續採購的主要自然資源相關產品,制訂採購方針、促進認證申辦工作,並加強自我審核制度。
    尊重人權
    確保所有業務·供應鏈上對於人權的尊重
  • 根據《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和《住友商事集團人權方針》普及和貫徹對人權的尊重
    • 到2023年,以《指導原則》為基礎的人權教育實現非合併組織培訓參與率、區域組織和子公司實施率均達到100%。
    • 透過加強人權盡職調查的風險分析,準確評估包括供應鏈在內的所有事業的風險,並在2025年之前實施風險降低措施。根據評估結果,構建更為有效的申訴機制(*5)。

  • 確保安全的職場環境
    • 以製造加工業和包含大型建設的項目為重點,加強主要業務用工現場的零災害事故管理工作力度。

  • 打造富有多元化並相互尊重的組織
    • 創建沒有歧視和騷擾的職場環境。
    • 推進人力資源管理,讓個人可以不分國籍、年齡、性別、性取向、性別認同等所有屬性和價值觀,發揮自己的能力。
社會的發展與進化
    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
    貢獻於地區的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
  • 透過本公司集團事業的全球擴張,發展當地產業、創造就業機會並培養人才
    • 振興可持續、高生產性和高附加價值的產業,透過事業與當地社會實現和諧共生。
    • 在本公司集團的業務基地創造就業機會,培養經營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產業·社會基礎設施的完善
  • 推廣和普及有助於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和社會基礎設施
    • 推進能夠獲得優質能源、水、運輸、物流、通訊、金融服務等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增強城市功能的事業。
    改善生活水準
    為改善生活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 普及有助於解決城市化和高齡化等社會課題的、與生活相關的先進服務
    • 運用新的技術和理念,提供移動、媒體通訊、醫療保健服務和智慧城市建設等可以提高生活水平的,更為先進的服務和新功能。
    優質教育
    高品質教育資源的普及
  • 透過100SEED(*6)活動等方式提供優質平等的學習機會。
    • 擴大教育機會提供對象的數量。
    • 受益者滿意度100%。
    • 每年都有超過5%的員工持續參與。(對象為非合併、區域組織、集團公司)

(*1)截至2020年:煤炭50%、天然氣30%、可再生能源20% (*2)使用他方能源資源所產生的間接排放量 (*3)為個別事業設定目標,致力開展削減工作 (*4)截至2020年:1.5GW(1GW=10億瓦) (*5)該機制旨在受理員工和當地居民等利益相關者在包含供應鏈在內的所有業務活動中提出的,關於侵犯人權等的投訴,並協調解決問題。 (*6)住友商事集團員工參與型的社會貢獻活動計劃

住友商事集團的目標是永續經營的專業化

重要社會課題和長期目標的設定代表著本公司今後事業活動的方向性,然而本公司發展的永續經營的專業化並不僅止於此。

實現永續發展的社會不僅是本公司的責任,我們還描繪了碳中和的能源循環和循環經濟的方式,或是構想不存在任何侵犯人權行為的業務姿態,並展望了長期商業環境的變化,我們相信,從戰略上推進管理資源的分配,使公司能繼續創造和提供社會真正需要的價值,使公司得以實現永續成長。

構建社會的理想狀態並作為目標,從而可帶來更多商務機會。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以及本公司集團的價值創造和持續性的成長確實同步進行的姿態關乎住友商事集團的永續經營,今後將打造實現所需的經營框架。

重要課題和重要社會課題

本公司於2017年制訂的重要課題是基於本公司集團的經營理念,將構成事業藍圖的各事業要如何對社會做出貢獻進行整理,把本公司事業對社會貢獻的理想狀態彙總為4句話,加上本公司經營上的2項課題共6項課題。

我們將重要課題視為經營的根基,經常確認事業戰略和個別事業是否合乎重要課題,公司經營上經常意識到戰略和事業需有助於解決社會課題。


另一方面,為了實現永續發展的社會,本次設定的重要社會課題和其目標已明確告知我們要盡到什麼責任,亦是本公司隨著社會持續成長在永續經營方面進一步的舉措。我們經常意識到事業活動和社會課題的關係,同時為了鄭重承諾要實現永續發展的社會,重要課題和重要社會課題兩者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Top